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1页(第1页)

  不过阎立本问了好些村民,但都无一人知道玉米。

  最后问到李家大院,赵先生倒是吃过玉米,但他也不知道玉米在哪。

  &1dquo;这个李逍藏的倒是真深啊。”

  &1dquo;李三郎确实与一般人不同,此子聪慧,曾受朝廷征召为征东军七品参军事,可他都拒绝未受,本领非同一般。”

  &1dquo;有本事的人都会有点怪脾气,这个老夫倒是早就知道。但愿这次来能看到那神奇的玉米吧。”

  等李逍回来时,阎立本已经有些等的不耐烦了。

  一见面,就制止了李逍的拜见。

  &1dquo;李逍,你的玉米呢。”

  李逍也没多说,转身进屋,取了一个已经晒好的玉米,还特意带了一截子玉米杆子。

  &1dquo;这就是玉米?”

  阎立本先是瞧了瞧那一截子玉米杆子,玉米杆子已经干了,黑绿色的叶子也变成了青白色。

  &1dquo;看样子,有点像高粱,但又不太同。”

  然后他目光再看向玉米棒子,这个玉米棒子长的很粗壮,一尺多长,上面一排排金黄的玉粒,看着真如玉一般。

  &1dquo;此物就是玉米?”

  旁边的狄仁杰接过话,&1dquo;长史,上次我在李家庄吃的玉米正是此物,不过上次吃的是还没长熟的鲜玉米,这次的更成熟一些,玉米正是此物。”

  &1dquo;能吃?”阎立本问。

  &1dquo;能吃,而且很好吃。”

  阎立本又问,&1dquo;做菜好吃,那做主粮呢?”

  李逍按了按玉米粒,&1dquo;长史请看,这玉米已经晒干,颗粒坚厚,富含淀粉,把玉米粒搓下来后再磨成粉,既可以直接煮成糊,也可以做成饼子,而且极易储藏,口感也是不错的。”

  阎立本仔细的看了一会,最后把那个玉米宝贝一样的握在了手里。

  &1dquo;好了,现在请三郎跟老夫去京城走一趟。”

  &1dquo;玉米已经给长史了,我不去可以吗?”

  阎立本两眼一瞪,&1dquo;当然不行,陛下极有可能会召你问对,你不去可不行,走吧。”

  &1dquo;我先回屋换身衣服行不?”

  &1dquo;用不着。”

  第173章巍巍长安

  李逍不是第一次进长安城。

  每进一次长安城,李逍都内心满是感慨,倒不是感慨长安城的雄雄辉煌,而是对长安城有些失望。

  就以这个时代的其它地方而言,长安的确是雄壮万分的,周长几十里的巨大都城,高高的城郭,雄伟的城楼,还有那宽阔直的朱雀大街······

  任何一个这个时代的人,不论他是大唐的百姓,还是周边的蕃人,甚至是从遥远的西域前来的胡商,在长安城前都会被震憾不已。

  全天下,甚至整个世界,也再没有比长安更大更雄伟的城池了。

  但这一切对于李逍来说,就没什么可震惊的了。除了那点对伟大唐王朝都城长安的历史情怀感,真正看到长安的时候他是很失望的。

  满是灰尘的官道直抵长安的城下,那高高的城廓也并不是包砖的,而是黄土夯制。

  城门楼倒是很雄伟,但其实还比不过后世的那些旅游区仿古建筑。

  把守城门的士兵穿的也并不如李逍想象那样的明光甲亮,相反,不少士兵看着十分普通,甚至有些瘦弱了,他们并不一个个都十分高大威猛,也并不是全都身披明光甲铠甲,衣着普通,甚至有些衣甲还很陈旧,乃至打着补丁。

  多了解一些,他就知道,其实这些守卫长安的士兵们,多数的第一职业是农民,其次才是府兵。这些人亦兵亦农,战时为兵闲时为民,为朝廷服兵役,得军田免租庸调,还得自备武器衣甲行粮。

  说来,这些府兵们基本上是这个时代,大唐农民里面条件最好的一批人,家里兄弟多,然后身体又都很健壮,尤其是家里基本上都是自耕农有些钱财的,否则不符合这些条件是当不上府兵的。

  不过条件好也只是相对于其它的农民而言,再条件好但受限于这个中古农耕时代的条件,府兵们也是很辛苦的。

  不管是天下哪个地方的府兵,都有到府训练以及轮流上京番上的任务。路途遥远,自带着干粮衣服赶来长安,轮流守卫着这个煌煌帝都。

  人在异乡,十分不易。说白点,这和后世那些带着行李天南地北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很像。

  府兵们甚至没多少人识字,不少人甚至还操着各地的方言,连句大唐官话都说不清楚。

  一来次长安番上,回去够他们向同乡和儿孙们吹上一世了。

  来长安次数越多,李逍对长安的那点情怀也渐消失。

  进入长安,则更加失望。

  长安城的城郭围的很大,但长安城内,哪怕是到了如今,经过隋唐两代五位皇帝的经营,六七十年了,但这座在隋文帝时下令营建的都城,其实都还未完全建好。

  不说城里一百多坊还有许多坊大片的空着,就是长安的城廓都还有不少地段是空缺的,有的城廓也只建起了矮矮的一截。

  长安的城南,更是人烟稀少,一到晚上,大片大片的坊区连盏灯都没,比城郊还城郊。

  李逍对于长安的里坊规划,其实十分不喜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