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5页(第1页)

  &1dquo;原则上,按人口来承包数量,人丁多的村子,就多包些田地,人丁少的村子就少包一些。”

  这样的安排,则是分田到户,每户承包一块,可以最大度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呢,又打破了原有的土地所有权,可以都集中耕种靠溪的田地。

  这个提议对于那些原本土地离蓝溪远的人家来说,当然是好的,毕竟一直以来,靠蓝溪的地都是好地,价格也高。甚至往年还能种水稻,卖到长安就是高价。

  比如李逍,一千多亩地,就多在蓝溪边上,一半多以上都是能种水稻的水田。就算今年不能种水稻,可浇起水来也方便的多,肯定能保住更多收成。

  现在按大家约定,李逍要主动减产五成,他自己又提出多减一成,那他就只能留下四五百亩地。

  而现在按这个最提议,李逍还要把这几百亩地拿出来跟大家一起耕种,他肯定是要吃些亏的。

  与他的情况类似,溪边的地,基本上是乡里大户、地主们所有的。穷人们的地,倒多数是在远离溪边的山坡、山谷里。

  大家都看着李逍,等他这个最大的地主表态。

  &1dquo;我愿意把我家溪边的一千二百余亩地都拿出来,反正这是暂时的,等度过这场大旱,这地也依然还是我家的嘛,大家也不用担心什么。”

  众人便笑笑。

  这是自然的,谁家的田地就是谁家的,这次不过是暂时的而已。

  经过一番商议,最后初步的结果是先保留溪边的三万亩地,把水资源都供给这三万亩地,其余的几万地就先放弃了。

  而这三万亩地,交给一千二百余户乡民们耕种,就按户来承包,差不多是一户二十五亩的样子。

  这样一来,出现了一个问题。

  比如李逍本是大地主,有一千二百多亩地,又都是溪边好地,但大家承包分种,李逍一户,只分二十五亩,等于他家一千二百余亩地,是要分给其它乡民种的。

  那这收成,最后又要怎么算?

  总不能李逍大公无私的把地全给乡亲们吧?哪怕只是一季,这也不太公平的。

  &1dquo;三郎你看这个该怎么办呢?”几位里正望向李逍,他们虽地没李家多,可也都是地主,这个问题不能合理解决,那么之前说的都没用。

  李逍沉吟了一会。

  &1dquo;我看可以这样,这三万亩地先按户分下去,每户二十五亩各家承包耕种。到了夏收之时呢,再由乡约堂去收粮。承包户可自留六成,然后交租四成。这四成租统一收到乡约堂,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三万亩地的所有情况,把租子按田亩数分给原田地所有人。”

  这样的话,李逍一千二百亩地虽然只分到二十五亩,但他夏收后,可以拿到那一千一百七十五亩地四成的收入做为佃租,实际上也就是把地佃给别人种,只不过今年情况特殊,打破了以往的佃种方式而已。

  本来,李家的地也都是出租给别人佃种,一样是收租。

  四成的佃租,不算高,但考虑到今年是灾年,这个租额也只是个临时的,其它地主们倒也就不再反对。

  这不是一个很完美的方案,有些地方也有缺陷。比如有些人家原本有自己的地,只是在坡地,这次换耕溪边地,结果却等于成了佃种土地,要拿出四成收入交租。

  而有的人家过去就是佃种着河边地,而今年,却等于暂时失去了一季的佃种权。

  但这方案虽不完美,却也已经是比较折中的较好方案了,大家也一时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来,毕竟这个想法,比起往年里各种争水啊斗殴啊,最后还几乎只有一二成的收成来看,明显会更好。

  若真能保住溪边的这些地,哪怕一户人家只种二十五亩,还得交掉四成的租,那也能度过这次旱灾的。

  &1dquo;如果大家都没有问题了,那么我就让夫子把这些都写下来,做为我们乡民公约,然后大家一起按手印,接下来就按此法抗旱救灾了。”

  &1dquo;大家还有异见吗?”李逍目光巡视全场。

  &1dquo;没有了。”

  &1dquo;就这样。”

  &1dquo;听三郎的。”

  ········

  第155章惊动县令

  会后,已经时近中午。kanshuge。1a

  &1dquo;我已经让人在准备午饭,一会就好,就一点粗茶淡饭,大家吃了再走。”李逍跟众人打着招呼。

  乡约堂也立起来了,乡理事长、理事、议员也选了,乡约也起草并由大家按手印,连乡约团都已经抽过签,分成了五班轮值。

  接下来,就是把溪边的三万亩地分下去,每户二十五亩,并把田地原地主的情况登记在乡约堂,以备夏收后分租。

  &1dquo;坝还要修吗?”几个里长问。

  &1dquo;坝还是得修的,不修点坝,不能蓄水,满足不了抗旱之用。”

  沿溪三万亩地,每天需要大量的水。不过如今既然大家团结一心,那么修坝就更容易些,不用担心会有人直接把坝给堵死,但该巡的还是得巡,坝得继续修,只是如之前所议一样,不能修太高,还得保证有水流下去。

  逐级截水,越上游越得少截,这样才能保证上下游一样有水可用。

  &1dquo;还有关键一点,下河里是我们乡最下游的一段,那里拦溪修坝也一样不能给堵死了,否则到时没水流下去,那么下游的玉河乡的人也会来找我们麻烦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