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章 埋葬李建(第1页)

龙杠上有四个绳子圈,四个绳子圈分别套在两条抬杠的两头,前后错开,抬杠穿过绳子圈,抬杠两头分别各站一个人,把抬杠抬在肩膀上。抬杠和一条扁担差不多长,抬杠直径拳头粗细,由结实的柏木树枝或者树干加工制作而成。一条抬杠的两个人,不能并行,必须一前一后,一人在龙杠里面,一人在龙杠外面。另一条龙杠上的抬杠,和这一条抬杠上的两个人,四个人组好队列。前面四个人,后面四个人。

抬棺材的时候只有八个人,但是必须要有十个人,有两个人是备用抬棺人。如果抬棺材的人,其中有一个累了,备用抬棺人马上换人。因为抬着棺材从家出后,一直到坟墓,是不能落地的!在家的棺材,也是不能落地的,棺材下面一直有两条长的矮板凳支撑着。因为棺材在哪里落地,就必须埋在哪里!

抬棺材的时候,规矩特别多,抬棺材的十个人,必须都是结过婚的男人,因为没有结过婚的男人,阳气太旺盛,怕伤到棺材里的亡魂。抬棺材的人,不能是自己家的直系亲属。因为直系亲属的晚辈,都必须披麻戴孝的,更没有直系长辈来抬晚辈的道理!所以抬棺人都从外面请的,抬完棺材以后,主人家要给抬棺人一个大红包!

抬棺材的时候,两条龙杠夹着棺材,两条龙杠内侧的四个人,不能从龙杠上面翻过去,必须从龙杠下面钻过去。死者为大,从龙杠上面翻过去,是对死者不敬,翻龙杠的人,也会走霉运。所以抬棺人都特别讲究规矩,因为规矩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管是不是封建迷信,既然这些规矩在民间能够代代相承,就说明每一条规矩,都是经验教训总结而来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在抬棺材的途中,前面有人号施令,用哪一侧肩膀抬,什么时候换肩膀,同时出左脚或者右脚,都必须步调一致。特别是拐弯的时候,有的山路特别小,八个人前后抬着比较费劲。特别是那种陡峭的山路,就要在棺材上栓绳子,前面八个人帮忙拉绳子,中间八个人抬棺材,后面八个人帮忙推。因为棺材挺沉的,一口棺材八百多斤,加上里面的尸体一百多斤,两条龙杠一百多斤,四条抬杠也有七八十斤!如果在棺材店买的成品棺材,很多棺材店老板,买的沙木做的棺材,就会轻很多!如果是老百姓自己请木匠私人订制的,用料就比较奢侈,经常是一口棺材过一千斤!我就看见过,一口棺材的盖子,过二百多斤的,两个人抬一个棺材盖,都非常费力的!

抬棺材的过程中,抬棺材的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一步!抬行一段距离后,前面有人号施令,停步,大家就会停下脚步,把手上的竹竿,顶在抬杠下面,代替自己的肩膀,抬棺人就能休息一下,歇一口气。但是不能长时间停留,往往是几个呼吸之间。棺材停留,抬棺人歇气的时候,棺材后面跟着的披麻戴孝的孝子贤孙,就必须跪下。一般死者的长子或者最小的儿子端灵位,在棺材前面,还有一个专门端遗像的人,在端灵位的人前面。棺材停下时,端灵位和端遗像的人,就要转过身,面对棺材跪下来,到抬棺人喊“走”,准备抬棺走的时候,就赶紧起来向前走。端遗像的人前面,有一个拿引路花的人。引路花是用白色的纸剪出来的一串花,有点像收魂幡一样,用小竹竿顶起来,迎风飘扬,像一个打仗部队的旗帜。引路花的前面,就是一个丢买路钱的人,在棺材前面二三十米,用背篓装一大背篓的纸钱,一边走一边扔买路钱。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放鞭炮引路的人。放鞭炮的要跑在棺材前面四五十米,其中一个人用大背篓,背上一背篓鞭炮,隔二三十米,扔一挂鞭炮在地上,后面专门有一个人,拿一炷香,点燃鞭炮,一路噼里啪啦的。遇见转弯、过桥、过居民房,都必须要放鞭炮!正常埋葬的,还有道士,一路敲锣打鼓,有时候还吹响唢呐声。李建这里没有请道士,这个环节就免去了。

由于李建没有后代,披麻戴孝的,就是他同族的十几个侄儿侄女。李娜也为他哥披麻戴孝,端灵位的任务就只有交给李娜了。一般女孩子是不能端灵位的,特殊情况除外。端照片就找的一个李建的隔房的侄儿,李建大爷爷的重孙子,有八九岁的样子。我也被安排了活儿,点燃一炷香,跟在一个背一篓鞭炮的小伙子后面,专门点鞭炮。刘运平也安排了活儿,为李建的棺材拿引路幡。扔买路钱的找的一个大人,因为要背一篓纸钱,小孩子背不起。在离棺材二十米左右的院坝门口,放了一挂大的鞭炮,出和到墓地的时候,都必须燃放一挂大鞭炮。

以前我们村有人去世后,棺材都放堂屋里面的,要埋葬当天凌晨,还需要出柩,把棺材从堂屋抬到院坝外面。我就奇怪,李建的棺材为什么一直放院坝里面,不放屋里面去。我偷偷问了一下张志明:“张爷爷,我们村有人去世后,棺材都放堂屋里面的,为什么李建的棺材,不放堂屋里,一直放院坝里面啊?”

张志明说:“小伙子啊!农村的规矩和禁忌特别多。在家里面去世的人,才放家里堂屋里。在外面横死的人,是不能进屋的!只有摆院坝里!像李建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因为配了冥婚,娶了一个老婆,连埋葬祖坟旁边的资格都没有!甚至连修坟墓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挖一个坑埋了!他的小舅子,莫华雄,就连棺材都没有,用竹席一卷,挖个坑就埋了!老百姓家夭折的小孩子,大多都是这样处理的!”

几千年的民间文化传统,博大精深,虽然随着历史变迁,遗失了很多精髓,但是仍然有很多文化传统。虽然也有一些糟粕,像配阴婚的这种封建思想。但是这种封建思想,在老百姓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拔也拔不出来。

我和张志明说完话,李中文就喊道:“张叔,吉时快到了,建娃两口子的灵位和遗像可以从洞房里请出来了吗?”

张志明说:“把你们安排的李娜和李刚叫过来吧!随我进屋请新郎新娘启程了!”

李刚就是李建大爷爷的重孙,他的任务是端李建和莫华英的遗照。

张志明喊道:“刘显军,你过来一下!”

刘显军在那边和别人闲聊,听见张志明喊他,马上跑过来,说:“张志明,叫我干啥啊?”

张志明说:“还是你来请新郎新娘启程吧!我做活人的媒多,做这个媒的经验不足,你经验丰富一些,我正好借机会向你学习!”

刘显军笑了一下说:“你还活到老,学到老啊?都快变成老不死的了,还学这样学那样!累不累啊?”

张志明说:“做人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嘛!涉及的领域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太少!越感觉自己孤陋寡闻!”

他们聊着的时候,李娜和李刚走了过来。张志明说:“你们两个跟着我们来吧!”

刘显军手上拿了一叠纸钱,带着张志明和李娜李刚,走进李建的卧室里。卧室里一股香的味道,伴随着蜡烛的味道。原两个灵位台上,每个灵位台上燃着三炷香,一边灵位台上插着一条防风的大红蜡烛,组成一对!这种红蜡烛能燃三天三夜。

刘显军看灵位台上的香燃得剩余不多了,拿了六炷香,在红蜡烛上点燃,挥动几下,把香上面的明火挥灭,把香横放两只手掌心,在两个灵位台前深深鞠躬,然后分别在李建和莫华英的灵位台上,各插上三炷香。

刘显军上完香后,拿起纸钱,在红蜡烛上点燃纸钱,在李建床头边燃了一堆纸钱,口中念念有词:“李建莫华英!恭喜你们夫妻喜结良缘!在洞房一宿,现在要请你们跟随你们的身体,去到你们两人的新家,在那里快快乐乐!相亲相爱!天长地久!现在请跟随我们一起,请!”

刘显军请完灵以后,又在房间门口点燃一堆纸钱,叫李娜端上两个灵位台,叫李刚端上两个人的遗照,跟随他走出去。张志明在最后面跟着,态度恭敬虔诚!

刘显军带着李刚和李娜,走到棺材前面,李刚在李娜前面。李刚和李娜头顶都戴着白色的孝布。棺材后面还有十几个戴孝布的小孩,排好队列,站在棺材后面。刘运平拿着引路花,站在李刚前面!扔买路钱的壮汉,站在刘运平前面二十米。在扔买路钱的壮汉旁边,摆了一挂大的鞭炮,我点燃一炷香,蹲在鞭炮前面,准备随时点燃鞭炮。背鞭炮的一个壮小伙子,已经在棺材前面五十米只左右,地上扔了好几挂鞭炮了!因为这边大院子,房屋密集,必须要在路过的每一栋房前点燃一挂鞭炮!

一切准备妥当后,李中明拿来一只刚会打鸣的大红公鸡,递给刘显军。不知道刘显军弄了鸡的鸡冠还是哪里,弄出一些血,滴在棺材盖上。刘显军叫张志明把公鸡拴在棺材盖上,然后他们两个,一起走到了刘运平的前面,因为他们是媒人,要在前面帮忙引路。

刘显军转身朝后喊道:“孝子跪下!”

李娜和李刚转过身,端着灵位和遗像朝李建的棺材跪下,棺材后面的十几个戴孝的小孩,也在大人的指导下,跪成一队。

只听刘显军喊道:“吉时已到,起棺——”

我听见起字,马上就点燃这挂大的鞭炮,马上跑到下一挂鞭炮的位置准备点燃下一挂鞭炮。

我点燃鞭炮的时候,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起,孝子们已经站起来,八位抬棺人,抬着棺材站了起来!那两个备用的抬棺人,马上抽出棺材下的两条板凳,放在一边!

领头的抬棺人吆喝道:“左脚,走!”

抬棺人都迈开左脚,开始前进,步伐一致!刘显军和张志明,在刘运平前面,带着队伍往前走。扔买路钱的大汉,忙得不可开交,一路扔着买路钱。我就在前面,一挂接着一挂的点燃鞭炮,背鞭炮的小伙子,也越来越轻松,因为背篓里的鞭炮越来越少!棺材后面十几个小孝子后面,跟随着一百多个亲戚朋友,一起来给李建送葬!

我在前面点鞭炮,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因为在上山的前面路的土边,我现很多人!有本村的,也有别的村的!我估计有三四百人!我看见一个个子矮小,身材肥胖,脑袋圆圆的人,正是刘矮子!我点燃一挂鞭炮后,跑到前面,问刘矮子:“刘老师,你怎么在这里啊?”

刘矮子说:“来看热闹啊!看配阴婚的,很多隔壁村的人都来看热闹了!”

我继续往前点着鞭炮,不禁感叹,农村的人为什么这么爱看热闹啊?李建出事那天晚上,十一二点了,都有三四百人来派出所门口看热闹,甚至有的人挤进派出所里面看!这些人的好奇心太重了吧!

队伍前进了二百多米的时候,抬棺领头人吼道:“停!”

只见队伍全部停下,抬棺人用竹竿支撑着抬杠,有几个气力小一点的人喘着粗气!李娜和李刚又转过身,朝李建的棺材跪下,棺材后面的孝子小朋友,也全部跪下。大概二十秒钟后,抬棺人吼道:“走!”

孝子们马上起身,抬棺人马上把抬杠放在肩膀上,领头抬棺人吼道:“换肩,右脚,走——”

然后他们又迈着统一步伐,棺材在统一步伐后面,一摇一晃,像在跳舞一样。

走走停停了五次,终于到了李建的墓地。抬棺人把棺材抬到墓前,对准坟墓洞穴,放下了棺材。抬棺人解下了棺材上的公鸡,给了刘显军。然后他们解开棺材上的龙杠和抬杠,拉着棺材上的绳索,往坟墓里送进去。直到把棺材全部送进坟墓,把绳子拽开,然后专门一个掌墨师,把棺材调整在坟墓的正中间位置,棺材中心线对正坟墓的中心线。

孝子们这时候跪在地上大哭起来,年长的女性,就折断一些柏树小枝丫。

热门小说推荐
漫威神豪血神

漫威神豪血神

设计成为吸血鬼的血神之后,主角发现,自己不仅拥有了不死的能力,还拥有了比托尼斯塔克更加丰厚的身家!...

南北杂货

南北杂货

文案带着一空间杂货穿越到唐朝,从此肩负起养家糊口发财致富统一地球的重任。本文主要以剧情为主,感情为辅。这就是一个主角改变世界的故事,清晨五点去上朝,高领毛衣配长袍,总之各种元素乱入,想看纯正古代文可以绕道。文中地点人物多有杜撰,请勿考据。我是历史渣,开这个坑,必定是要一边学习一边码字滴,如有纰漏,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实在包涵不了的,指点的时候也请温柔滴,报纸的玻璃心一戳就碎。关于豆腐的发明,虽然有刘安献豆腐的传说,但是目前并没有豆腐存在于唐代的证明,唐诗唐小说史料统统没有,所以这个东西在唐代至少应该是不普遍的,尤其是在初唐。在贞观年间,科举制度还很不发达,和大家印象中的很不一样,所以请不要再执着于考功名防身啦。内容标签随身空间穿越时空种田文重生主角罗用┃配角乔俊林...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黑岩VIP20160124完结推荐75379简介七岁,我以为我会和普通的孩子一样长大,工作,成家,但是因为误碰了一个葫芦,而放出了不干净的东西,改变了我的一生。命运,在普通人看来玄奥奇诡,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我吃饭的本钱。命师,一群能够换命,改命之人!百年富贵命格,千年帝皇命格,万年奇仙之命我一路追寻命格,一路走遍华夏大地,神话时代遗留的悬案,古皇陨落之谜,千年僵尸,万年阴司之难,我将为你展现出绝不一样的华夏大地,我将带领你看见这个世界最不可告人的一面。我,就是改命师!...

四合院:傻柱重生之这饭盒不能给

四合院:傻柱重生之这饭盒不能给

简介关于四合院傻柱重生之这饭盒不能给重生到1965年,傻柱回味过去凄惨的一生,立志这辈子一定不同!寡妇还想要饭盒?没门!他妹妹还想吃呢!寡妇让他养孩子,交学费?没门!他要留给自己的儿子花。一大爷聋老太要他养老?没门!养老关他屁事。自己娶妻生子,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只是上辈子的爱人娄晓娥他该怎么做曹贼呢?...

[综]金木重生

[综]金木重生

综金木重生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青春小说,并且已经更新到最新章节第3o7章特殊邀请版权归原作者鱼危所有重生之后要干什么有的人选择家致富,有的选择奋斗成为人生赢家,而金木研却很满足现状,好友在身边,新...

民国学医,兽世屯药材,完美!

民国学医,兽世屯药材,完美!

简介关于民国学医,兽世屯药材,完美!copyright番茄小说唐粟饿的奄奄一息时,被黑曼巴蛇兽强行契约带回兽世,随即打开可穿双世的空间。喝不完的泉水,摘不完的蘑菇药材,数不尽的鱼虾蟹兽肉,成了她主囤货物。每升级一次,就能兑换回民国机会,摸清规律后,雨季在兽世,冬季回民国。破烂干旱无水无食物的民国环境,让蛇君大人倍感嫌弃,小雌性更是因为他的真身,动不动晕上一次。弱,太弱,干瘪瘦弱的像个小鸡崽,养起来太难了。迫不得已下,蛇君大人屈尊降贵跟着她一起卖货赚钱提高生活质量。空间不仅帮唐粟熬过了最难的灾荒年,还凭借兽世的药材和植物赚的盆满钵满。甚至还在墨司的指导下对植物产生浓厚兴趣,拜师老中医当起学徒。一朝蛟龙飞天,妻奴沦为飞行工具,周游世界囤粮攒种称霸兽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