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朝会下(第1页)

“汉时武帝曾言:‘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朕深以为然。朕初登大宝,意图振兴功业,一统海内,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可如今九品中正制下选出的人才不少德不配位。是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昔日东晋之时甚至有连兵书都没读过的文人莫名其妙的当了将军!这样的制度不改如何得了。”

“朕拟在全国推行科举,每年秋天在各州举行乡试,由各州刺史主持,乡试成绩优异者授予举人头衔,既可参加每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也可等待吏部统一授官。会试由丞相或三省长官主持,成绩优异者授予贡士头衔,可参加殿试。殿试在皇宫内举行,由朕亲自定下名次,授予进士头衔。”

“考试的科目为明经、策问、明法、明算四科。明经科考察四书五经,进士可入门下省、礼部、吏部、兵部补缺;策问科考察国家政务,进士可入中书省补缺;明法科考察朝廷律法,进士可入御史台、刑部补缺;明算科考察算学,进士可入尚书省、户部、工部补缺。”

刘寒在皇位上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此时的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倒不是他们没有意见,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接收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一下子没有缓过来而已。

科举制站在现代的角度来说绝对是落后的,但是在那个时代来说绝对拥有越时代的优越性,除了提供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打破士族对官场的垄断。换言之,他这简直就是是在掘士族的根。故而从他开口的一刹那他就已经做好了面对世家大族臣子的狂风暴雨。

果然,在沉默了半晌后堂下就开始大臣小声讨论,不多时就有人出列谏言。

“启禀陛下,九品中正制乃是祖制,这么多年执行来都没有出现过大问题,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者到底是少数,朝中文武大员大多是九品中正制下推选出来的,不也是国泰民安吗?臣叩请陛下收回成命。”

说话之人刘寒早有预料,正是他刚刚任命的宰相,中书令萧思话。他作为士族的政治领袖这个时候不说话下朝以后恐怕要被那些士族活活喷死。

“还有人是同他这样想的吗?”刘寒神色不变,继续问道。

堂上众臣看见萧思话谏言,心中便都有了底气,一个接一个的附和着。就连很多寒门出身的大臣都因为害怕遭到士族的报复也跟着一起附和。最后放眼大殿之内,支持他刘寒的只剩下了侍中刘秀之和中书舍人董元嗣了。

刘寒看了看台下众臣,又看了看刘秀之和董元嗣二人,从座中缓缓起身。

“没想到朕这一继位,就沦为了孤家寡人了。”刘寒失笑道。

堂中大臣看着这位含笑的天子有些头皮麻,根本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只是默默的低着头。

“陛下,满朝文武支持九品中正制乃是出于公心,是为了我大宋,陛下……”

萧思话颤抖的出言,可话还未说完,就被刘寒厉声打断。

“公心?朕看是为了自己的禄位,不愿意得罪某些人吧。”群臣的冷漠加上之前的压抑,刘寒感觉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终于在这一刻爆了出来。

此话一出,刚刚还在一力劝谏,以为自己占了上风,甚至还有些大义凛然之感的满朝文武纷纷低下了头。

“朕当了那么多年的刺史,打过那么多年的仗,麾下经手过无数官吏,多少人德不配位,多少人尸位素餐,这些东西朕看的见,你们就看不见吗?”

“到底是眼睛瞎了,还是良心黑了?”

说着,刘寒还将案上的一卷奏疏扔在了群臣面前,碎成了七八根竹简散落一地。

群臣吓得跪倒一地,尽皆口称万死。

刘寒心里清楚,其他的事情可以跟士族慢慢来,但是科举的事情绝对缓不得,如果现在不把人才培养起来,到后面大规模改革的时候就没法改了。故而现在不管顶着多么大的压力都必须把这项科举彻彻底底的推行下去。

怒吼过的刘寒双手撑着几案,半天才缓过劲来,而语气也变得缓和了一些。

“朕明白这项科举推行下去后,会有许多士族的利益会受到损失,但是科举所考之内容,你们说哪项不是利国利民之本。大族里那么多博学之士,那么多饱学鸿儒,难道还考不过那些寒门的学子?”

听到这里的士族大臣脸上都纷纷有了些许羞赧之色。因为刘寒此话绝对是大实话,他们掌握着天下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书籍更是应有尽有,就这样还考不过人家寒门的子弟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既然诸位都无话可说了,那今日朕就乾纲独断一回,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今日开始正式推行科举制,参与朝会的各州刺史回去后立马开始筹备前天的乡试。中书省也将今日朝会的内容改为明旨往各州郡。”

“今日诸位臣工都辛苦了,若无其他要事上奏就退朝吧。”说完,刘寒就负手兀自离开了大殿。

就这样,这场万众瞩目的大朝就在众臣的哑然中落下了帷幕,下朝的众臣神色各异,议论纷纷,大多人还沉浸在刚刚的朝会之中。所有人都明白,这场朝会定下来的内容,特别是最后提出的科举将决定以后数十年的政治格局。

而这些人中神色最紧张的还是那些和世家大族内外勾结的大臣。前两件事倒无所谓,但科举简直就是一把刺向世家大族的利剑,在温水煮青蛙中就将他们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最气愤的是他们明明差一点点就可以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但最后还是在这位平素温和的皇帝在突然爆中强行确定了下来。不过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既然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一个大胆的计划已经在他们的心中酝酿,也注定今年的第一场科举不会平静。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