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0页(第1页)

这完全不亚于有人拿出大把大把的银钱,就这么赤裸裸的堆放在马路上一般,是自带吸引人的大热点。

因此为了防止棉花地里遭受意外损失,前段时间不仅忙坏了职田里的佃户和那一百多名孩童,韩彻还吩咐衙役轮班过去值守。

在韩彻这么用心的大力宣传下,很快便引得一些不差钱的富贵人家,乘坐牛车或马车来到职田棉地进行观赏。

当时一些人在观赏时还提出想要购置几朵吉贝花,但不出意外都被遭到了拒绝。

韩彻做这么多安排都是为了打响之后棉花的名声,可不是为了眼前的这一丁点利益。

所以他还让看守棉花地的佃户们告诉前来做观赏的人,这些棉花是一个多么好的东西。还言道用它成熟后的白絮做衣物,柔软贴肤不说,将它做成厚实的衣物或被褥,往后整个冬季都将不再惧怕寒冷。

前来观赏的这群人听闻后,心中自是不信的。吉贝他们又不是第一次见,若真有这般好的功效,又怎会不知?

推荐好基友的文,是个勤奋的大大哦!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作者:红叶似火,id:6287524

上辈子人人都说宋书玉命好,丈夫有钱没变坏,孝顺长辈,友爱手足,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老实人。

宋书玉冷笑,这福气谁要谁拿去,她这辈子啊,就找个盘条亮顺有文化的知青,等对方回城,就没人跟她抢孩子了。

大家都说宋书玉傻,找个除了长得好看,肩不能背手不能提的小白脸,迟早会被抛弃。

宋书玉也暗戳戳地等啊等,可说好的知青返城,抛妻弃子呢?他念完大学怎么又跑回来了?

齐春丽最后悔的是前世舍弃了对她千依百顺的赵文军,嫁给了嗜酒好赌的粮站公子,眼睁睁地看着宋书玉窃夺了属于她的幸福,嫁给赵文军,当上首富夫人。

重活一世,她发誓绝不会再放弃属于自己的幸福。只是她等啊等,等到宋书玉当上了村支书带着家乡父老都成了万元户,她抢来的男人却仍旧还在地里刨食!

帮忙

三锭脚踏纺纱车的技术一被攻破,制造的速度便立即快起来。

韩彻这时还让那群男童也过来跟着刘木匠等人学习制造纺车的手艺,时人确实对技艺不会轻易外传,不过这三锭脚踏纺纱车最初是韩彻给的原理构思,木匠们也是受衙门雇佣来研习的。所以从原则上来说,这门技术并不属于这群木匠。

木匠们对这个安排便也没有心生排斥,又在衙门因这事提高了薪酬之后,还皆都欣然接受。

在三锭脚踏纺纱车造出来一批后,韩彻接着又从佃户中挑选一批善于纺织的妇人,先让她们熟练使用这种纺纱车纺织棉花,再来教授剩下的女童们。

韩彻做这一系列的安排,并没想着让他们以后去靠这些为生。只是希望这些孩童们等到将来赎回自身后,起码一些家具简单的木工修补等,自己便能动手做。一家人的衣物,也能自己纺织满足生存需求。

如这些在时下属于基本的生存技能,原本也合该是做父母这类长辈去教授他们的。

在这期间,韩彻再从中挑选一些手脚比较灵活的汉子,经过他的讲解和练习摸索后,也很快便找准了一些技巧,制作出了第一床棉被。

随着纺织技艺越来越娴熟,棉布和棉被很快便被制作出来了一批。

制作上不需要韩彻再费心后,他便开始布置起接下来的推广。

“大人,您看这次演绎的如何?”这日下午,刺史衙门后院一间宽敞的屋子里,才刚表演完的男演员头上还沾有一丝白棉花絮,带着其他演绎者正一脸紧张期待的询问韩彻。

“棉被弹制的越来越好,演绎的也很不错,过顿时间就全靠你们了。”在韩彻毫不吝啬的夸赞下,使得刚才演绎的那群人也俱都高兴了起来。

“我等必定再勤加练习,望不辜负大人期望!”众人忙作揖道。

“甚好。”韩彻摸着刚弹制好的柔软棉被,微笑道。

以神话故事为背景,来达到宣传某样农产品的招数,韩彻已经用过很多次,编造剧本也越来越轻松。

正所谓招式不怕老,管用就行。

好比这一次,韩彻便是又一次编造出来一个神话剧本,用来给棉花做宣传推广。

只是这神话故事好编造,如今演绎者们也已经都排练好,但如安南那种可做演绎宣传的勾栏场所,柏州目前却并不具备。这并不是说柏州修建不起来演绎所需的勾栏,而是它过往从未有过能吸引外来商队到来的条件。

安南当初好歹还有闻名天下的沉水香能吸引各地有实力的一些商户,柏州这地方却当真是什么都没有。

反倒是它的贫瘠缺水,当地人口买卖风气盛行等恶名,流传甚广。

哪怕前段时间,韩彻借着棉花的盛开,吸引了不少其他府城的有钱人跑来观赏。但随着棉花成熟后的采摘,那些人很快便也不再过来柏州。

至于韩彻之前让佃户们做的棉花保暖舒适等宣传,在没有实物做展现的情况下,也是很难让人就此信服的。

经过这些时日的一番思量,韩彻决定得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步,自然便是把棉花作为贡品进献给老皇帝。如今韩彻是柏州刺史,有直接呈递文书或进献的资格。他便还命人用棉花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去制作出一批衣物和鞋袜,与棉布棉被一起,派人送去京城进献。

一道被送去的,还有韩彻书写的有关于棉花的一份文书。

然后就在韩彻准备实施他的第二步时,没曾想到卫刺史先一步来到柏州寻他。

前段时间柏州大规模修建坎儿井和防渗水窖的事,也传到了平洲去。在经过一番了解后,卫刺史对这两项水利工程大感震惊。

缺水这个问题,同归属西北区域的平洲也是同样存在的。只是整体情况下来说,平洲比柏州会略好些。

卫刺史便也有心想在平洲开展这两项水利工程,奈何平洲在商业经济上比柏州繁荣许多,人口数量上更是相差十数倍,这便也使得卫刺史的公务比韩彻要来得繁重许多。

只得等到进入冬季较为闲暇的时间段,卫刺史方才抽取出时间,亲自前来跟韩彻请教这两项水利工程的具体开展。

二人因陈氏女被掳一案的调查,还有后面韩彻提出的官府赎人措施,这一年里也算是有过几次友好的往来。

面对卫刺史的请教,韩彻是毫无保留的把这两项水利工程的实施技术和柏州当时进展所遇到的一些情况,都与卫刺史做了详细的讲解。还言道若卫刺史需要的话,他这边还可派遣一些有经验的匠人过去做前期施工的帮忙。

“多谢韩大人如此鼎力相助。”卫刺史顿时一脸感激的朝着韩彻作揖,还表示韩彻将来要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也可以朝他开口。

“卫大人勿需如此。”韩彻一边伸手扶起对方,一边便言道:“正巧,我也有一小事需要卫大人帮忙一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