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5页(第1页)

比起牛车来,马车的脚程肯定会快很多。作为冷兵器时代的重要军事装备,马的售价自然也比牛昂贵的多了。

韩彻也并非购买不起,而是没必要。

他是被流放发配到安南来的,从性质上来说,他们一家是在安南“戴罪”。回京时若一家坐着几辆高头大马拖运的车回去,未免也太过扎眼。

特殊时候,能低调些还是低调些的好。

待到要走的这天,除了县衙任职的,还有安南县的农户,以及一些土着们都来给韩彻一家送行了。

对于韩彻的离去,大家都是非常不舍的。只是他们也都知晓,韩彻回京是升迁,对他是有好处的。

“多谢诸位相送,还请回去吧。”被送至到石桥边时,韩彻跳下牛车,朝着身后的众人躬身作揖道。

此一别,极大可能这辈子,韩彻都不会再来安南了。

一些人便忍不住哭了起来,就是韩彻也觉得眼眶有些泛酸。

韩彻再坐回到牛车上后,一直是面对着安南县这边,注视着那群仍旧站在石桥边目送他的人……

从石桥通行,交通是最为便利的。上午走,下午韩彻一家便顺利抵达裕州府城内。

晚上唐刺史做东,招待他们一家,也是给他们一家送行。

第二日一早,在食用完朝食后,韩彻他们跟提前就联系好的一商队在府城内顺利集合,一起踏上往北之路。

韩彻一家五人,只他和韩老三是男性。若就这么单独赶几千里的路,就时下这种交通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这时候跟一大商队同行,借助对方的庞大队伍,安全上能得到很大的保障。而韩彻官身的身份,也能在随行中,替商队解决一些路途不必要的麻烦。

双方对此便都感到很满意。

队伍很快便出了裕州管辖的地界,越是往北行走,官道便越宽敞。

前几年,虽然安南的官道修建出了一等二级的标准,可裕州其他地方的道路修建却还没条件跟上。因此眼前的这些官道虽比裕州其他地方宽敞,但比起安南的官道来说,还是要差了不少。

这次约伴同行的大商队,也是往来过安南做生意好几次的,商队的领头者姓吴,外人常唤吴大郎,跟韩彻也打过几回交道。

像安南最早种植甘蔗时,韩彻还给吴大郎和安南农户做的契约书上签字担保过。

“像你们这种做生意,也着实辛苦。”连着坐牛车赶了一个来月的路,韩彻觉得骨头都快要被颠簸散架了,便这般与吴大郎说道。

“辛苦倒还不怕,最怕就是路上会碰到盗寇贼匪。”吴大郎叹气道。

“也是。”韩彻也叹了口气。

“大老爷其实勿要担忧的。”吴大郎受影响也习惯了这般称呼韩彻:“那些个盗寇贼匪虽厉害,但他们一般情况下,不敢打劫官家的车辆或是书生。”

时下交通不便,不仅常有官员外放,也有各地考生需要进京赶考。

官身就不说了,一旦惹上是会遭受朝廷通缉。而书生别小瞧他们暂时是没有官职,但架不住他们以后很可能会有啊!各地盗寇劫匪便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外放官吏或书生,皆不会轻易打劫。

便是一不小心打劫到书生,大部分的盗寇劫匪也会自认倒霉,把人放了,钱财也退还给对方。

牛车赶路的速度没法快起来,约莫又走了二十来日后,吴大郎所带领的商队已经抵达目的地。但韩彻一家,还得继续往北赶路。

此时他们已经行走在归属于北地的范畴,跟裕州整体对比,给韩彻最大的感觉便是沿路所能见到的高山密林在减少,耕地在增多。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