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2页(第1页)

可以说,在制盐上,安南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时下食盐主要分为海盐和井盐,其中井盐是以通过打井的方法,抽取地下的卤水,将其制作成盐来食用。操作分为凿井,汲卤,输卤再到煎盐。

海盐则是汲取海水,对其进行煎煮。不过并不是粗糙的直接煎煮,而是也需要先纳潮,制卤,煎煮,最后才能出盐。

就是利用海水的潮汐规律,算好时间在海边筑坝围堤,引入海水,再让它晒干,最后便可得到包含盐分的盐土。

再搭建盐漏,底下覆盖茅草,上方覆盖盐土。之后再用海水冲淋过滤,才能得到卤水。

再之后,便是把卤水倒入灶台上的铁锅,对其进行熬煮,得到可食用的盐。

这种制盐方式较为复杂,用时很长,效率很低,时间长了对铁锅的损害还不小,因此时下一些不靠海的地方,多是食用井盐。

至于海水晒盐,眼下韩彻并非见到和听闻。便是在韩彻穿越前的时代,也是一直到明朝嘉靖时期才广泛在民间使用。

不过此时,韩彻只对二人言道:“具体结果如何,还需得我去试了才知。”

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从古至今都极其重要的民生和战略物资。钱县丞和刘县尉自然知晓韩彻明日出城所办之事的重要性。

“大人放心,衙门一干事务我等定会好生管理。”钱县丞和刘县尉忙言道。

“我自是对两位大人万分放心的。”韩彻也这般回道。

他们三人共事也有不短时间,秉性和办事能力以及配合度上,韩彻对钱县丞和刘县尉都是很满意的。

第二日一早,韩彻便带着韩老三,还有那两个木匠以及两名衙役,拉着那辆大型风力水车出城去了。

这次进行海水晒盐试验的地方,依旧比较靠近刘家村。

刘家村的村民们听说了这事,便都跑过来瞧热闹。

正好,韩彻也需要一些人手来做事。他便让刘里正从村中挑选出一批人,汉子们去把附近海边的大块火山岩石寻来,将其削平凿岩。

力气较小的妇人则打来清水,把这些削平凿岩好的火山岩石槽清洗干净。

另一边,韩彻再让人修建斗槽型的盐泥池,也叫过滤池。

时下所用的煎煮盐法里,用的方形盐漏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原理,都是起到过滤卤水的作用。

在操作时,也是差不多的步骤。

不过,过滤池是成对出现的,整体是分为两部分,上方的蓄水池和下方的盐卤水池。

如眼前的过滤池里面,便是在上方的蓄水池底层铺垫一层茅草,上方再填覆盐泥沙,并把它夯实整平,最后倒入海水过滤。

经过这样过滤后的海水,深入底部,再流入到下方的盐卤水池。

另外,过去要么人工挑运海水,要么借助潮汐,引入海水。韩彻这次则直接利用风力水车,便可自动汲取海水进入晒制的盐泥沙或蓄水池中。

之后数日里,韩彻在刘家村附近所选的海水晒盐实验地便格外的热闹。不止是刘家村的其他村民每日都会过来瞧一下热闹,帮着做点事。便是附近的李家村时不时的,也有不少村民过来看情况。

安南靠海,过去这两个村子的村民便也时常在家中造灶台,煎煮盐一方面满足家中食用,另一方面按则是用来抵税。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