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节(第1页)

这脾气……也是够厉害的了。

还做一般的宫女,哪敢如此肆意行事,想走就走,跟主子连声招呼都不打?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发现面前的刘尧第一反应并不是生气愤怒,而是焦急焦虑之后,那小太监面上的恭敬之色更浓了,与此同时,他心中清楚地认识到了一点:

世人都以为素菀姑娘,破受七皇子宠信,却不知道如今就算素菀姑娘将七皇子的脸面放在脚底下踩,估计眼前这一位也不会生气。

这哪是宠信?分明是捧在心尖上了吧!

就算素菀姑娘现在离开了皇宫……这小太监心中一阵念叨,今晨还有几个宫女讨论,素菀姑娘走了,七皇子身边大宫女的位置空了下来,那么将来谁接替了这个位置,谁就会是第二个素菀姑娘。

之前小太监还觉得……似乎有些道理。

可现在才发现,就算人家走了,素菀姑娘在七皇子心中,也是无可替代的,甚至于……将来究竟有没有人能接替素菀姑娘的大宫女之位,还有的研究呢!

没见发现素菀姑娘离宫,七皇子急的脑门儿都出汗了,说不定……过两天就把人又绑回来了!

小太监想得没错,刘尧确实快急死了,他以为杨绵是因为这几天的冷战,生他的气了,出宫找季世子去了,他急的肝儿疼!

可等他跑到了宫门口,总算恢复了点理智,去询问杨绵是经了谁的帮助,出得了宫门的时候,守门的护卫告诉他的答案,却让他蓦然一惊:是皇帝。

原来自从杨绵献出了改良的方子,投入军队之中后,就使得军队中士兵的身体素质,有着十分强烈效果的改善,于是头几天皇帝将她喊过去,问她想要什么奖赏时,她不像旁人那样,皇帝想给什么她就要什么,她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她用对军队的这份功绩……换取了出宫行医的自由。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这是太医院的老大人时常说的话。

太医院中并非是没有学徒的,可是每当看见这些学徒,几位老大人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摇摇头,并不认可他们的成绩。

只因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真让他们去行医诊脉,还是有一定出错率的,所以一般太医院的学徒,都只给宫女太监诊脉,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再去给太医院的大人做助手,给宫内有身份的人服务。

所以……杨绵和这些学徒,所面临的窘况差不多,甚至由于她是个宫女,比学徒还要缺少实践经验,就算有人知道她在太医院学习医术,可大多数太监宫女,却并不信任她。

人家学徒都是从小培养的,尚且偶尔还会出错,你一个半路出身玩票性质的,能有多高明的医术?

所以杨绵被皇帝传召过去后,听到皇帝问她想要什么赏赐,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刘尧,想到对方已经不再需要一位老师,而是可以自己去选择接下来的道路后,她打算从此脱离皇宫。

或者做个赤脚医生,四海为家,或者开一家医馆积累经验都可以。

当然就连刘尧,甚至当时守在殿外的太监宫女都不知道的是,皇帝传召杨绵过去的那天,结果自然是让她得偿所愿,可过程……却并非众人想象中那边顺利。

此时此刻,杨绵坐在御赐下来的马车内,在一队士兵的拱卫下,穿梭在一片崎岖的山路中,脑海中突然就闪过了几天前的画面。

皇帝双目如同沉在雾气中,叫人看不出神色,他先是跟杨绵聊了一些关于七皇子的趣事,又微微一笑,叫杨绵上前,仔细地打量她,仿佛在欣赏一件新奇的事物,又或许是一种惊叹,“那方子在军中已初步见效,连朕也想不到,一道小小的药膳方子,竟还有此等奇效,你这脑子里的奇思妙想,究竟都是怎么来的?怎么朕的那些太医院中人,都没一个能研发出此等药方?”

“术业有专攻,学医者自是治病救人为主要,对于药膳的研究就没那么多时间,奴婢不过是占了时间充裕些的优势,其实换了任何一位太医院大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杨绵并不居功自傲,也并非是谦虚,而是她确实这样认为。

毕竟她对于方子的改动,只是为了节省药材提高药效,太医院的大人身边药材取之不尽,自然不会从那么无聊的方向对方子进行改良。

大抵是皇帝见的人多了,杨绵这样的性子,恰好合他心意,他看杨绵没有一处不好,又心下觉得,在杨绵面前,就算是三皇子的母妃,也不过空有一张皮囊,内里对比起来,实在空荡荡的令人不想去看。

因此他不禁对杨绵说起了,提位份的事情。

“你年岁还不大,可能不明白,在这宫里,任人拼搏着就想成为主子,是因为成了人上人,才能有话语权,不至于任人欺凌……”皇帝这一番话,已有几分看破的心态,其实后宫的女人争斗那么多年,他冷眼旁观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什么情爱都是虚的,那些女人想要的不过就是权势和地位,像杨绵这样的赤子之心,实在少见的很,皇帝说了这种心里话,未尝不是在暗示杨绵,接下这份赏赐。

说到底,他还是比较喜欢杨绵的,他是天下之主,想要得到一个女人,也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但想得到,并不代表非要强迫,当杨绵明确的表示,如今只想去宫外实践自己的医术后,皇帝也没说什么,只换了一种方式,让她既跟皇宫有一定的联系,还可以外出行医:

给她封了一个太医院挂名的闲职,又派给她一队护卫,让她外出行医就是,可只要在太医院挂了名,等实践有成,她早晚还要回来。

皇帝就如同放飞了一只风筝,却把风筝线捏在了手中,这样看来,哪怕被用出宫行医的理由拒绝了,皇帝还是没有死心。

等到杨绵下一次回宫,改良方子在军中影响渐渐消退下去,属于她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大概皇帝也不会再那么好说话了。

杨绵被晃动的马车颠了一路,她掀开窗帘刚想向外看一眼到了什么地方,突然马车咯噔一下,窗外不远处传来一阵浩荡凌乱的马蹄和马嘶声,接着就是一阵短兵相接、刀枪夹击的声音。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