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2頁(第1页)

待到來到衙門,對著韓徹宣讀朝廷此次下發的聖旨時,使者臉上笑容也一下子就顯得熱情起來。

聖旨前半部分是一片讚賞言詞,後半部分卻又言道韓徹如今既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望他以後在安南一心為民,切勿重蹈覆轍。

使者還帶來一些御賜的賞賜外,也傳達聖上另一份口頭嘉賞,言道京城和安南兩地相隔甚遠,念韓徹和家中親眷在安南難免思鄉情切,故又賞賜他們全家一些京城北地的特產。

見狀,韓徹便忙帶著柳氏和三娘四娘叩謝皇恩。

宣讀和賞賜一完畢,使者因為還要急著返回京城,唐刺史便也並未多待,隨使者一同折返離去。

韓徹帶著韓老三和錢縣丞,以及衙門裡的其他人,一路相送他們出了城門,待其背影都瞧不見了後,方才返回縣衙。

縣衙今日上下都使者到來的嘉賞而感到高興,要知道如安南這等地方,往年莫說是什麼朝廷嘉賞,便是少些責罰,都能讓衙門裡的人為之感到慶幸歡喜。

韓徹也笑著吩咐韓老三,讓他給衙門上下都發一筆賞錢。

「多謝大老爺賞賜!」眾人樂呵呵的作揖叩謝。

賞錢發完,韓徹回到縣衙後院,柳氏和三娘四娘正滿臉笑容的在整理著那堆朝廷發放的賞賜。

「二郎,這些賞賜擺放哪?」柳氏高興的問道。

「不易放長久的咱們便儘快用了,其他的放阿娘你那裡吧。」韓徹回答。

柳氏便帶著三娘四娘將一些吃食藥材還有布料挑選放一邊,其他的便喚來韓老三先搬運到庫房。

「二郎,剛剛聖旨里的意思,是不是說咱們能自由出安南了?」對比起這些物品上的賞賜,柳氏顯然更關心這個。

自從跟著被流放發配到安南來後,柳氏其實做夢都在想著能重回京城。那裡既是柳氏生長熟悉的家鄉,又有一個大女兒牽掛著。最要緊的是,韓徹在考慮三娘四娘將來的婚嫁。殊不知,對柳氏而言,比起三娘四娘,眼下最著急的其實是韓徹。

「是啊,往後咱們自由了。」韓徹笑著說道。

但即便是解除編管,也只有柳氏和三娘四娘有足夠的人身自由。而韓徹作為安南縣縣令,職責規定下,莫說隨意離開安南,便是無故夜不住宿縣衙後院都會被朝廷責罰的。

安南和京城外來又太遠,如柳氏和三娘四娘這等女眷獨自出行,必然要擔憂一路安全等問題。況且韓徹作為家中的唯一依靠,他留在安南,大概率情況下,她們也不會輕易離開安南的。

不過這份聖旨背後的含義側面倒證實了韓徹之前的預料,老皇帝對太子是真起了廢棄的心。因此,韓徹的「識相」到底是讓老皇帝滿意的。

於是當初原身遭受流放貶謫時,是以口諭:縱縫恩赦,亦不在量移之限編管韓徹一家。如今老皇帝又同樣是以一道口諭,解除了這份編管。

在這種局勢下,回京城的事,韓徹覺得還是再緩緩吧……

很快,韓徹也因為事物太多而忙得腳不沾地,徹底將這事拋之腦後。

今年月份越往前走,雨水便越多。尤其是在進入三月中下旬開始,安南縣內已經連續半月,未曾見雨水停歇過。

再這般降雨下去,韓徹既擔憂農作物會被影響,又恐生水患等自然災害。

眼下各村里正也因這事變得忙碌起來,前些日子,衙役按照韓徹的吩咐,下到各村交代叮囑這些里正務必要做好各自轄內水利方面的監管工作。

一定要及時發現問題,幫助村民們處理問題。若發現問題嚴重,處理不了,便需得立即上報衙門。

同時,韓徹也召集到多名木匠,一同趕製龍骨翻車。

有韓徹提供原理和大致的構圖,沒幾日,這群木匠便成功造出一台龍骨翻車。

韓徹大致檢驗過沒發現什麼問題後,當即便帶著韓老三,駕著牛車將這台龍骨翻車拿到南城外的職田,尋了一處水量較多的水田,現場檢驗。

龍骨翻車是灌溉排澇兩用型的,韓徹這次的目的是為了給水田排澇,所以這台龍骨翻車在置放時,車身是傾斜在靠近江河旁邊的水田附近的水渠中。接著,再將車身和下鏈部分傾斜進水渠,用腳踏的方式驅動鏈輪,用沿水槽將水渠里的水汲取出來,送至旁邊較高處的江河中。

「此物製造的甚好!」韓徹高興得直讚賞。

「全賴大人提供圖紙和講解。」工匠們忙紛紛謙讓道。

說起來,安南常年氣候溫暖濕潤,水源充足,因此過去當地百姓種植農作物,一直都鮮少需要為農作物做取水灌溉一類的事。

本地的木匠們便也從未做過這些大型農田取水灌溉類的農具,所以即便是有韓徹提供的圖紙和思路在,其中很多細節部分也全靠這些木匠的悟性還有靈敏又嫻熟的手活。

韓徹便連連誇讚道:「若非你等技藝絕佳,這龍骨翻車還不知何時才能造出。有了這農具,安南今年農作物得以保住的話,當記你們一大功。」

得了韓徹這般的誇讚,木匠們高興又激動到臉都有些泛紅起來。

時下匠人地位並不怎麼高,韓徹不僅尊重他們的手藝,還言他們此次對安南百姓都有功勞,又如何能不讓這些木匠心情澎湃激盪。

於是過了幾天,這群木匠就又興奮的跑找來韓徹,言道他們把韓徹畫出的另一張簡易圖紙,也就是風力水車給造出來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