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5頁(第1页)

人類從遠古時代便已經開始修建道路,在經歷數千年修路的歷史至今,時人已經掌握了好幾種修路的辦法。

如最早期的夯土築路,便是利用隨處可得的低成本,又能持續發展的土壤,將它們夯實壓制再混合石灰穩定。

到漢代時期人類又學會用黃土燒製成地板磚,堅硬程度是沒法和現代的水泥路相比較。不過在沒有各種重型車輛的古代,已經足夠堅實耐用。

再到後來,人類學會燒制石灰。並且把石灰跟河沙,還有黏性黃土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後得到的材料,便更為堅固。

這也是時下最主要的修路方式。

恰好,安南在修路上還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安南缺什麼都不會缺沙子,因為它不僅靠海,也靠江河,其中有一處河道的河沙還經多年自然沉澱。

韓徹動早在動心思想要修路時,便曾派人去查驗,發現那處河道的河沙含泥量少,非常的乾淨,便是拿來修建房屋建築都是極好的材料。

像之前被抓的那兩個巫醫還有那群劫匪,便被韓徹分配到那處河道,這些時日也挖采出一批不少的河沙。

黃土便更好辦,安南到處都是,甚至可以依據修路時的進程,隨取隨用。

也就是說,在修路主要材料這一塊,韓徹需要花錢的地方便只有購置石灰,和使得三者黏合時需要施入的灰漿技術所需的材料,糯米漿汁和楊桃藤汁。(1)

這裡的楊桃藤並不是韓徹穿越前食用的那種楊桃樹,而是獼猴桃的藤枝。在古代,獼猴桃作為水果食用的功能並不被重視,但是對它藤蔓汁液的使用卻是時下一些匠人們的拿手本事。

比如頂頂有名的宣紙組成時的重要輔料之一,便是楊桃藤汁。

最後等到韓徹將修路的全部預算做出來,最為耗錢的一部分反倒是人工費。

安南縣人口實在是少,哪怕馬上進入一年一度的服徭役,韓徹還是需得從其他城鎮引不少人前來做工。

時下交通不便,信息傳播又艱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韓徹韓徹便找尋一部分距離安南縣較近地區的商人,讓他們幫忙放出消息。

忙並不讓人白幫,這些商人們只需回去傳遞消息一趟,韓徹答應他們下次過來,允許他們優先購買一批糖。

如今白砂糖和棉冰糖名聲越傳越廣,每日早上剛出攤,集市上那些草棚攤位的糖便被商人們很快哄搶完。

去得晚一點,當天便是白跑一趟。

也不是沒有商人動心思直接去鄉下採購,但說實話,能買到手的糖並不多。糖作價本來就昂貴,眼下的價格在各地趕來的商人們哄搶下,更是比之前還高。

在售賣農產品上,鄉民們一直又都不用繳納各種稅收,韓徹還提供縣城免費住宿等各種幫扶政策。對於這種牽扯到銀錢較大的交易,自己在鄉下直接售賣給商戶又多掙不來太多的銀錢,鄉民們顯然便更信任在集市上去做。

於是為了能搶購到更多的糖,這些商隊便分成了兩批。一批人數多的拿著搶到手的糖趕緊返回,將其售賣換回銀錢。再留下少部分的人,每日趕早去集市搶糖。

此刻,有那商人一聽,積極性一下子便上來了:「不知韓大人總共需要多少人手?」

「我預備將幾條主要道路儘快修建好,人手這塊,千八百人也不多。」韓徹回答道。

「要這麼多人啊!」商人吃驚道。

太遠地方的人肯定不方便過來做工,所以能來的也就是離安南最近的杞縣和渠縣這兩個地方。

渠縣之前遭受過一次大水災,不少鄉民還逃到安南做流民。休養生息才剛兩年,眼下人口數量比安南多不到哪裡去。

至於杞縣,雖是情況要好些,但總人口數也才剛過萬。扣除掉老弱病幼和留家的,還有馬上要參加服徭役的,最後能過來的人怕是也不多。

再者眼下的農戶是不可能丟下地里勞作不管,所以他們即便是過來做工,也只能做年前的這點時間。

進入深秋後,隨著地里的作物逐漸收割,杞縣不少鄉民的生活節奏一下子就變得緩慢悠閒了起來。

日子貧苦是真,事實上這兩年除了安南縣除外,每年一到這個季節,其他地方的農戶需要做的活越來越少才是普遍現象。

直到這天,村中有一家牛姓漢子跑回來與家人商議,說隔壁村村中一戶人家的兒子是在杞縣縣城內一大商鋪做工的,前幾日回來告知大家,言道安南縣如今需要大量的人手修路,工錢給的很足,而且做工期間管吃管住,吃食上更是一日兩頓主食餐,餐餐管飽的標準!

隔壁村現在已經有不少村民報名,正準備集合一起前去安南縣做工掙銀錢。

「安南縣我知曉!聽說他們現在可富裕著呢!」妻子滿臉羨慕道。

牛母也說道:「你去吧!那安南的韓縣令是個愛民的好官,去給他做事,沒什麼可不放心的。」

時下尋常百姓鮮少出遠門,好些人甚至一輩子連自己村所歸屬管轄的縣城都未能去過。就更別說提起膽氣,去到別的縣城做工。

但安南縣不同。

這兩年安南縣變化得太大太快了,名聲也傳播的極其響亮,附近這些個縣城的百姓便沒少聽說。像他們村今年還有那麼幾戶精明厲害的,也學著安南那邊的技術種植了好些蓮藕,製作成藕粉,銀錢也是沒少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