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42章 1038幕府副將軍(第1页)

各地大名都住在江戶,即便剛好輪到今年回封地,但他們的妻兒和陪臣也會留在江戶。

所以江戶被圍,地方是肯定要派援軍的。

但援軍度非常慢,主要是因為路不好走。日本可沒有鋪遍全國的官道,即便大名每年徵收的田賦,都要先通過海路,運到大阪和江戶,再從這兩個城市走海路轉運全國。

最先行動的,是御三家之一的水戶藩。

水戶藩距離江戶非常近,藩主就算在自己的封地時,也經常跑來江戶城溜達。又因為藩主也是德川氏,因此被稱為「幕府副將軍」。

那些沒能進城的江戶武士,被大同軍擊潰之後,很多都往水戶藩逃跑。

德川光圀下令收攏這些武士,又向關東各藩發出號令,讓關東大名的軍隊,都先來水戶藩匯聚。

在韓守信拿下京都的時候,德川光圀已經聚兵三萬餘,同時還在領地內招募足輕。又募集許多民夫,對外號稱二十萬大軍,希望能把中國軍隊給嚇退。

德川光圀本人,從來沒有打過仗,但他是日本最有文化的大名。

《大日本史》、《禮儀類典》、《常6國志》都是德川光圀親自擔任主編,他平時也不住在城堡里,而是長居在城西的山中,自號「西山隱士」。在他的鼓勵下,水戶藩文風大盛,漸漸形成了水戶學。

給趙瀚做閣臣的朱舜水,另一個時空就是德川光圀的老師。

此時即將打仗,德川光圀的身邊,除了家臣武士之外,還有一大幫子文人謀士。

精通程朱理學和中國歷史的吉弘元常說:「據討來的江戶武士言,唐兵鐵炮犀利,便打巷戰也軍陣齊整。我方軍隊,除了鎮壓農民騷動之外,已經二三十年沒打過仗。此次救援江戶,不可操之過急。須得繼續在水戶聚兵,待有了戰兵五萬以上,才能真正開赴戰場。」

同樣是精通儒家經典的岡部以直反駁道:「江戶已被圍困月余,兵貴神,必須趕緊前往救援。《孫子兵法》有雲,這打仗不外乎天時地利人和。幕府據守江戶城,占盡地利。唐兵師出無名,侵略我日本土地,我軍必定萬眾一心,此乃人和。兄言唐兵火器犀利,援軍抵達江戶之後,可選雨天進攻,此謂天時。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如何有不勝的道理?」

「此言甚妙。」眾文人紛紛讚嘆。

德川光圀又問自己的家臣:「你們覺得該立即出兵,還是繼續等待剩下的關東軍隊?」

家臣鵜飼見傳想了想,說道:「家督容秉,關東各地的軍隊,本來就各自行事。家督雖被臨時委任為關東總大將,但並不能有效指揮全軍。現在軍中已經謠言風起,從江戶逃來的武士,把唐兵描述為不可戰勝的天兵。如果繼續聚兵不前,拖延時間越久,關東各部的士氣就越低,他們對唐兵的恐懼也越深。」

「那就趕緊出發!」德川光圀更遠聽取家臣的意見。

日本關東聯軍,就此馳援江戶。

各路旗本武士上萬人,臨時招募的浪人有八千多,另外還有三萬多人的足輕。至於民夫,不計其數。

援軍剛過我孫子宿不遠,便被大同軍的偵騎發現。

我孫子宿,即後來的我孫子市。它在江戶東邊4o餘里,是一個水運商業集鎮,

「家督大人,天色不早了,就在這裡紮營吧。」鵜飼見傳建議道。

德川光圀點頭同意,又說:「剛才發現了唐軍的騎兵,我讀唐人典籍時,發現唐人自古慣用夜襲之計。今夜須得多加防備!」

「這是一定的,」鵜飼見傳說道,「不過家督大人請放心,此地距離江戶還有三十餘里。唐人的騎兵趕回去報信,已要耗費不少時候。若要派兵過來,一來一去,就是六十里路,今晚是肯定來不及夜襲的。明天行軍,才須多加防備,避免被唐軍半路埋伏。」

德川光圀點頭:「此言有理。」

……

「轟轟轟轟!」

數十門火炮,對著江戶城狂轟。

城內的大名們,還以為大同軍要發動總攻了,慌忙調兵遣將進行防守。

在隆隆炮聲當中,2ooo騎兵、2ooo步兵乘坐海船,在東邊不遠的市川登6。然後,步兵坐著繳獲的小早船,騎兵一路騎馬沿河走,全跑去突襲關東援軍。

日本帶路黨負責認路,在流山以南轉向。

由於天色已經黑透,騎兵也牽馬步行。人銜枚,馬裹蹄,儘量不發出聲響,四千大同軍全都沉默向前。

抵近關東聯軍大營時,已經是凌晨四點多,就連敵人的哨兵都睡覺了。

關東聯軍的營寨,背靠著一座小山丘,營寨外圍設置著一些木柵欄,還撒了許多鐵蒺藜防備偷襲。

率先靠近的大同軍步兵,有幾人不慎被扎穿腳板。幸好嘴裡銜著樹枝,只是疼得發出悶哼聲。受傷的士兵退回去,其餘士兵過來清除障礙物,鐵蒺藜都是用線串起來的,一撿就是一大串。

接著就是破壞木柵欄,剛推到一段寨牆,就驚醒關東聯軍的暗哨。

「唐兵來了,唐兵來了!」

隨著暗哨發出示警,四千大同軍開始點燃火把,從被推倒的木柵欄處一擁而入。

德川光圀和自己的旗本,在半山腰上搭帳篷休息。在鵜飼見傳解釋之後,他也覺得不會有夜襲。因為中國騎兵回去報信需要時間,調集夜襲部隊也需要時間,大老遠跑過來早就天亮了。

所以,德川光圀睡得很香,黎明時分在夢中被驚醒。

「出了何事?」德川光圀慌忙穿衣喝問。

鵜飼見傳跑進帳篷里,一臉驚駭道:「大人,唐兵夜襲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