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页(第1页)

  六年未见,他们八岁走丢的虎儿已经长大了,都快到了说亲的年纪。

  虽然小像画的简单,却也能看出虎儿是个模样标志的姑娘,比她大姐小妹都要生得好看。

  当时秦家人在姜家见了虎儿的小像后,秦二柱动了心思。

  又加上姜家老四姜明言读书天赋卓绝,眼看姜家要出个秀才了,秦家生了与姜家结亲的念头。

  姜家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小鹅还小,更是个哑巴,所以就剩下个还在宫里服侍的虎儿。

  秦家便想跟姜家做个约定,秦二柱的年纪也不大,还能等得起,让他跟虎儿定个婚约,如果未来八年中虎儿能出宫,两人便成婚,若是未能出宫,秦二柱便另娶别人。

  听说秦二柱愿意等八年,姜家人很是感动,于是姜家夫妻俩决定答应了这门婚事,当然,还得问宫里的虎儿答不答应,把这件事告知给她。

  让虎儿这丫头知道,宫外还有个痴心的男人愿意等她八年。

  “婶子,这是……画。”秦二柱憨厚正直的脸上透出一抹红意。

  既是要定下婚约,两人虽然不能相见,却是能彼此见见对方的画像,秦家人也找人来给二柱画了一幅画。

  张氏打开那张画,连连点头:“画的不错,咱们虎儿见了,定是满意……”

  张氏的夸耀闹了秦二柱一个大脸红,最后他红着脸离开了姜家。

  张氏亲自送他出去,美滋滋地凑到了自家丈夫身旁:“咱家这是要双喜临门。”

  虎儿跟二柱定下了婚事,以后出宫年纪大了,也不愁嫁了,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小夫妻俩安安稳稳过日子。

  姜武并没有妻子那般高兴,他摇了摇头:“那能有那么多好事落在咱家,事情总不尽如人意。”

  虽然虎儿和秦二柱的这场婚事姜武并不反对,他也承认秦二柱是个好女婿的料子,但是他却没有妻子张氏那般积极。

  本来儿女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可,不用告知虎儿,夫妻俩也能定下,可在姜武的要求下,才决定在定下婚约前知会虎儿一声。

  张氏一听丈夫的话,连忙在姜武的头上拍了下,骂道:“呸呸呸……给我闭上你那臭嘴。”

  “什么叫不尽如人意啊?你嘴里学了点破词就往外蹦,真是堵不住你的乌鸦嘴,你就不能盼着点咱虎儿的好?”

  姜武笑笑:“咱家人福大命大,能活到如今就该知足了,虎儿出了宫,哪怕不嫁人又如何?熊儿以后若是能当上举人老爷,总能对他亲姐姐照拂一二?”

  “哪能这么说,咱家虎儿受了这么多苦,以后要过好日子,嫁个好男人,给咱们找个好女婿。”

  “我就盼着这婚事能成。”

  张氏也不再跟丈夫闲话,而是找人写信,把秦二柱的画像和她找人写的信一起寄去给州府的儿子姜明言。

  张氏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村里的代,她希望自己的秀才儿子能好好写封信给虎儿,多多为秦二柱美言几句,劝说虎儿答应这场婚事。

  “好,我一定把信带到。”

  姜家眼见要出个秀才,将来更是有可能出个举人老爷,县令爷也想跟他家结个善缘,寻人来快马加鞭为秀才公送家书。

  *

  正在勤学苦读的姜明言收到了母亲的信,他再三感谢送信的差役,赢得了差役的好感。

  “哪里哪里,给你们这些读书人跑跑腿,也是我们的荣幸。”

  姜明言十五岁,穿着一身朴素的白色书生装,白袍的衣领袖口沾了不少洗不掉的墨迹,却是不显邋遢落魄,反倒有股子书墨气。

  姜明言生得俊秀,如竹如兰,十分清俊好看,外表与他的小名姜熊儿截然相反。

  回到自己的住处,姜明言仔细看母亲托人写来的信,信上让他给宫里的虎儿姐姐写封信去。

  姜明言的眸光闪了闪,他握紧了拳头,他跟虎儿姐姐一母同胞,前后降生,虎儿姐幼时待他极好,逃荒的时候更是省着吃的照顾他这个弟弟,那时候他患病,不愿意再拖累家里,便悄悄跑了,还是虎儿姐把他找了回来……后来虎儿姐丢了。

  这些年来,他时时刻刻用功读书,一是希望出人头地;二是盼着将来进京参加殿试,考出个好成绩,获得圣上赏识,借此在皇上面前求个恩典,让姐姐虎儿出宫,他会好好照顾她。

  姜明言并不赞成姐姐与秦家结亲,秦家婶子之所以答应这场婚事,不过是因为有利可图,秦二柱是个好男人,却是没必要为他姐姐等那么多年。

  尽管并不赞成,姜明言仍然执将母亲的意思简单写在了信中,并没有如母亲所愿为秦二柱美言几句。

  写完后,姜明言将信和画像托人寄送去了京城。

  处理完这件事,姜明言继续寒窗苦读,盼得早日金榜题名。

  *

  池中青色的莲叶接连展开,一日一日热了起来,早晚还算凉爽,正午日头大,把大地烤的像个蒸笼,叫人受不了。

  南香在书房里伺候,她近日学研墨颇有心得,终于开始在书房中伺候殿下挥毫泼墨,领了一份“添水研墨”的差事。

  这可是个好差事。

  这两天不知怎得,日头极大,闷热的厉害,待在哪里都叫人受不了,南香怕热又怕冷,她喜欢春秋,对于她们这些小宫女来说,苦夏和寒冬则要硬熬过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