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0页(第1页)

  她是个女人家,对这些事也有点埋怨,一会儿埋怨社员们不理解,不领情;一会儿又埋怨自己的丈夫多管闲事,何必要往自己的身上揽事情。

  做个生产队长,无大功无大过,日子还不是照样过得下去,也免得被人家骂“瞎折腾”。

  一大截烟灰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被当头的风吹散,柳兆强半眯着眼睛,盯着手中已经看不见光亮的火星子,哑着嗓音道:“巧秀,今天梁书记来劝我,我想放弃了。”

  王巧秀闻言,叹了一口气,心中一块悬而未落的大石头在此时落定,哪怕之前她天天嫌弃丈夫胡乱出头,往身上折腾揽事,现在事情真如她所愿,但她却并不觉得好受,仿佛有另一块石头堵在胸口。

  她拆开苏晓蔓之前拿来的那个油纸包,拆开,里面是四个色泽浓郁的开花馒头,甜蜜的糖香气和诱人的枣香顿时驱散了熏人的旱烟味儿。

  柳兆强揉了揉鼻子,肚子里的馋虫似是被勾起,“这啥?”

  “晓蔓送过来的馒头,是她亲手做的,这孩子手艺好。”

  柳兆强拿了一个在手上,撕开分了一大半给王巧秀,自己低头尝了一口,香甜的馒头仿佛是要在嘴里化开,滋滋的甘甜使得嘴里的唾液分泌更多。

  王巧秀也尝了点糖馒头,剩下的留在那,等家里的孩子们回来吃。

  “真甜啊,晓蔓这孩子可真是,放不少糖吧。”

  “面是好面,少吃点,留些给孩子们,平日里吃点这些也不容易。”

  在乡下,除了逢年过节外,平日哪吃得到什么好东西。

  王巧秀不由得感叹:“咱们什么时候能天天吃到这些,那就是幸福的好日子了。”

  “有大米饭,有馒头……”

  柳兆强用力地握紧了拳头,手指骨节凸起,他的目光一凝,声音猛地炸开:“干了!以后咱村家家户户都能吃这样的馒头,吃不尽的白面馒头。”

  王巧秀被他突如其来的大嗓门给吓了一跳,回过神后嘴角不自觉泛起些许笑意,嫌弃道:“我可不想吃馒头,我想吃白米饭。”

  “米饭,馒头,都会有的。”

  *

  柳兆强做下决定后,来大队找了趟梁书记,一起去县里开会的时候,申请他们生产队要办个学习小组,去人家优秀的公社学习好的生产管理经验。

  这个学习小组,县里批下来同意了,此外,他还申请到了县里的一扶贫资金,跟生产队的钱凑凑,买下两辆拖拉机还有点余钱。

  县里的班子得知他有决心带领生产队展,正好也想就此树立出一个典型模范,县里希望他们桥心村生产队能好好干。

  这个学习小组,一共有七个名额,在决定人选的时候,柳兆强犯了难。

  “知青,有文化的知青肯定要几个,还有咱村里的人,老一辈的要去,他有威信,见识见识人家的回来跟村民说道,大伙更相信他。”

  “村里的年轻人也要有……”

  柳兆强着实为了这个人选犯了难。

  王巧秀在一旁笑他,“事情没办下来前你愁,现在办下来了,你怎么还愁啊,这不是好事吗?”

  “嗐!”柳兆强一拍大腿,“我这不是为了人选犯了难。”

  “选优秀的呗,晓蔓想去学养蚕,就让她去。”

  “知青里面优秀的,肯定要数姜知青,那个林知青……”柳兆强的表情变得有些一言难尽,“要是让晓蔓跟那姜知青一道外出学习,还不知道路上闹出些什么事。”

  想到这件事,柳兆强简直心绞痛,晓蔓这孩子……她究竟是改变了思想,还是一开始就打着这个主意?

  要是这样,这也太有心眼了。

  柳兆强头疼极了。

  “他们是外出学习的,可不能瞎胡闹。”

  王巧秀听了丈夫的话,终于明白了柳兆强的为难,给他出主意:“让谢明途这孩子陪着晓蔓一起去不就得了。”

  “明途这孩子实诚,懂事,做事踏实,他也是咱村里的年轻男人,路上方便照顾晓蔓,有他在,肯定也闹不出什么事。”

  “你说得对!”柳兆强重重地拍了下手掌,“你这个主意好!”

  如此,人选也就定下来了。

  *

  去临省白石公社三里大队学习的名额有七个,具体是姜宴堂、何亮、苏晓蔓、张莉莉、谢明途、陈吉英、唐健强。

  七个名额里,只有姜宴堂与何亮是队里的知青,另外五个都是公社的社员,除去陈吉英这个顽固老头子外,苏晓蔓等人都是生产队的年轻人。

  柳兆强还盼着这些个年轻男人去跟着学学怎么使唤拖拉机等工具,回来有了机器就能直接上手。

  “学习队伍?去外面学习啊?”

  “陈吉英这老骨头也跟着去?”

  “外面能有啥好事啊?你也想跟着去?”

  “不想去,咱可不想穷折腾!!”

  ……

  成立学习小组去临省学习的事情被写成告示粘贴在公告栏,认得几个字的刘三在旁边念着告示,解释给社员听,大部分人听了,议论几句也就过去了。

  这些极少远离故土的人,对去外面学习的事情不感兴。

  “选的都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对,就该让年轻的出去闯闯!”

  “姜知青何知青都很优秀……”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