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4页(第1页)

  听得殿中人无不失色,谁不知晓小皇帝性情恶劣暴虐,动辄责打凌虐宫人,他凭借容貌得国,本就得位不正,岂能允许别人言明?

  一学士极紧张,竟忘了规矩,直直盯着两人看,提防着李成绮做出什么事来,一时脑中胡思乱想,若陛下真动手打人,他们改怎么过去替老师挡板子。

  少年弯眼一笑,看得众人更惴惴不安。

  “老先生是第一个说孤与先帝容色相似的。”李成绮分心道。

  陈一白起身,颤巍巍地要给皇帝见礼,被李成绮命人阻拦,扶回到座上,“是臣言语无状。”

  李成绮却道:“先帝得文谥,贤德自不必孤说,老先生说孤与先帝有些相似,是赞孤,谈何无状。”他夸自己夸得面不改色心不跳,众人不明所以,都愕然于小皇帝与传闻中凶顽的少年人大相径庭。

  周自李成绮前,历两平庸君主,大权旁落,内有朝臣窥权,外有强敌仗剑,边境部族虎视眈眈,意图北上,疆土被吞不知凡几,不得已与魏结盟借兵,名义为友,实则称臣,君王见魏主唯诺,如同臣属。

  李成绮登基后,方收复失地,毁国耻之盟,外拓疆土,内治朝野,轻徭薄赋,激赏军功,登基数十年,周朝面目焕然一。

  数代以来第一位明君,没有半字虚名。

  先帝崩逝后,谢氏专权,迎李愔为帝,明眼人都知晓少帝不过傀儡,皆心灰意冷,不期少帝如此聪慧,竟隐有李昭遗风。

  怎不叫他们如见曙光般地欣喜。

  陈一白愣了愣,旋即笑了,道:“陛下所言极是。”

  李成绮看过秦博约的策卷,用词处处内敛,却并非平庸,藏锋于文内,千余言,竟制定出了个整顿吏治的框架,其用词之恭谨,意味之深远,反差大得令人咂舌。

  秦博约稳重,廷试时并不因皇帝在他身边无所停留而有任何其他反应,沉静自若地写完策题。

  稳重虽好,行事缜密,然这样谨慎的人行事难免不瞻前顾后,贻误时机。

  李成绮看过其他九人策卷,都很有可取之处,字字报国赤诚,饶是冷情如李成绮,都免不得为之动容。

  不过……他抬头,扫过殿中诸人。

  却无顾无隅的策卷。

  陈一白安静地坐在李成绮对面。

  李成绮朝陈一白笑,慢悠悠道:“白日廷试时孤见有一贡人遣词锋利,颇得孤心,翻阅策卷,竟不在其中。”

  侧殿静默无声。

  顾无隅策卷答得极好,然其言辞激烈,内治文德事关吏治,眼下谢氏与李旒皆有窃国器之心,他们二人,皆是臣子,这样的策卷若被点得太高,于出题人,于顾无隅,于他们这些读卷官而言,都不是好事。

  至少在他们看来,不是好事。

  所以即便顾无隅再惊艳才绝,也不可能出现在一甲的名单上。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皇帝竟记住了顾无隅的策卷。

  几人对视,都没有吭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