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61页(第1页)

  大唐十二道之一的安东道,今年的玉米种植量也很大,同样喜获丰收。

  夏季丰收,秋季又丰收,连续两季丰收,各地屯庄堡城里的粮仓已经满满当当,不但官府征收的田租满仓,就是各地州县义仓里收的地租粮也满了,各屯堡百姓们结社的社仓里也存了许多粮食。

  在安东道,斗米只两三钱,可谓是三十年来粮食最低价了。

  这么低的粮价,引来无数的中原粮商前来收粮,各个港口停满了从登州过来的海船。

  虽然说粮贱伤农,但安东道今年粮食种的多,粮食产量也高,兼之有官府负责监督粮食收购,没有压称等什么,更是现卖现结钱款,倒也让安东的百姓们个个开开心心。

  &1dquo;这么多粮食,可以打一场大仗了。”帅府长史刘仁轨看着各州县报上来的粮食数字,满意的点头。

  &1dquo;暂时不会有什么大仗打的。”李逍看着报告脸上也是喜色,虽然今年的丰收早就已经有过预估,但真的报上来后,还是让人惊叹的。秋收居然远过夏收,全因今年安东道的玉米大量种植,这些玉米并没有占用原本的稻田,而是用往年不能种水稻的坡地山地种植的玉米,使得总产量大大增加了许多。

  &1dquo;如今兵精粮足,要不直接打到罗王城去?”刘仁轨问。

  今年夏收过后,安东道准备出兵罗,讨伐弑君的金法敏。结果朝廷都已经许可,还册封了金仁问为罗王,削夺了金法敏的官爵,李逍也点兵准备出征。

  可就在这时,高句丽人却派兵护送着百济王子扶余丰南下,陈兵边境,虽然还未立即入侵安东道,可架式却摆出来了。

  高句丽人明显是想趁大唐与罗人开打之后,来个混水摸鱼。

  李逍不得不又调整计划,加强北边防御,暂停出兵罗。而罗王金法敏见大唐如此强硬态度,也不得不赶紧向大唐上表请罪,同时还派出了自己的嫡长子往长安为质,又派了自己的次子到安东帅府为质。

  另一面,金法敏也向朝廷进贡了许多钱财,给安东道也送了许多粮草,这样一来,朝廷顾忌高句丽人,于是便又只好临时改旨,把到了半路的金仁问改封为临海郡公,授辅国大将军上柱国加左威卫大将军,又把他召回长安了。

  恢复金法敏官爵,令罗出兵四万到安东道北境协防高句丽人。

  金法敏很配合,又是送粮草又是出兵,好不容易才算是躲过了这一劫,反倒是高句丽人十分失望,本以为大唐和罗打了起来,结果他一出兵,两家和好了。

  高句丽人进退不得,也不敢再南下了,于是在南边划了一片地方,赐给扶余丰做他的流亡朝廷所在,一面到处招集罗逃亡之人。

  夏天时,最终谁都没打起来。

  李逍没能出兵进入罗,也最终没跟高句丽人打起来。

  他想打罗,可朝廷不允许。

  而高句丽人,李逍却不愿意这个时候打,毕竟高句丽不是罗人,还是很硬很难啃的。

  时间拖到秋收之后,李逍手里实力可是大涨。

  经过半年的加紧训练,他手里的那两万府兵、六万乡勇如今训练更熟练,装备也更精良,另外又得了罗四万人马的协助,兼之如今府库充足,粮草足备。

  又正好是秋收过后,天气凉爽,兼之府兵和乡勇们也忙完了田里的事情,正好有了空闲。

  不过往哪打依然是个问题。

  李逍还是想先罗再高句丽,但朝廷的意思则很明显,暂时还是不要再用罗用兵了,毕竟朝廷已经正式承诺了金法敏,这个时候也不好出尔反尔的。

  &1dquo;要我说啊,还是应当先打罗,高句丽是明面之敌,可这罗人却是暗里的敌人,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捅刀子,但早晚肯定会捅,且一定会是在我们最危急的时候。”赵持满表达自己的态度,他向来跟李逍态度一样,不相信罗人。

  之前罗人被大唐的强硬姿态吓了一跳,加子刚用宫变的手段夺了王位,内部也还没安稳,不得不向大唐服软。可现在估计他已经掌握了罗朝廷的大权,只怕这些人早晚还是不安份的。

  &1dquo;最近倭人有何动态?”李逍突然问。

  &1dquo;还是那样,在年初倭军渡海攻入罗之后,连破了二十余城,后来罗人调兵回击,打来打去,也就陷入了僵持状态。罗人没能把倭人赶下大海,倭人也没能再更进一步。”

  &1dquo;倭军这半年来不断运兵北上,加固占领的沿海诸城,甚至还移了不少倭民过来分田授地,一副来了就不肯走的样子。罗人前段时间内乱,也是自顾不暇,几个月来倒是难得的一片井水不犯河水的样子。”赵持满嘲笑着道。

  罗人在他眼里太无用了,愣是让几万倭军打进来后,就落地生根了。

  &1dquo;罗是我大唐的藩属国,我大唐岂能容忍倭人入侵我大唐的藩属?本帅以为,我安东道当兵驱赶倭寇。”

  刘仁轨一时没听明白,&1dquo;大帅,咱们跟这罗也是面和心不和,这个时候还反倒要去帮他?”

  王方翼哈哈笑了几声,&1dquo;刘长史错会意了,大帅的意思可不是帮罗人,咱们这是打着帮罗人的旗号,光明正大的出兵罗啊。”

  &1dquo;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