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6页(第1页)

  &1dquo;玉米树啊,玉米不是玉米树上结,又是哪结的,你怎么问出这样的傻问题。”

  &1dquo;呵呵,确实啊。”

  &1dquo;嗯,你是何人?”

  李逍一回头,现跟他扯了半天犊子的人,他根本不认识。不过李家庄常有人不请自来,倒也不是头一回。

  &1dquo;在下狄怀英,听闻蓝溪李三郎高义,幕名而来拜访。刚才跟门口管家说明,他带我进来,但不见李三郎,便让我在这等待。想不到原来三郎其实就在屋里,只是可能没听到禀报吧。”狄仁杰笑着拱手。

  &1dquo;哦,原来是狄兄。”李逍对狄怀英这个名字很陌生,也根本没有想到,这位居然就是历史上后来大名鼎鼎的狄仁杰。

  毕竟,有时光记着别人的名,不太记得表字。

  狄仁杰的年纪比李逍也大不了多少,说话一口河东并州口音,不过长的挺高大,人也挺儒雅,李逍对这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便也印象不错。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倒也聊了起来。

  狄仁杰今天带着阎立本的任务而来,前来观察李逍,但他没急着去问李逍关于蓝溪乡约堂的事情,也没去问救灾搞旱之事,他盯着那株玉米,跟李逍谈着玉米。

  有人愿意问,李逍倒也没故意隐瞒。

  他跟狄仁杰说着玉米的神奇之处,把狄仁杰听的一愣一愣的,虽然表面上还很客气,其实狄仁杰已经在心里觉得李逍就是一个妄人。

  何谓妄?

  虚妄、狂妄!

  总之就是一个喜欢吹牛皮的人。

  什么这玉米不怕旱,不怕肥差,什么亩产能有两三石,种的好甚至四五石,什么这玉米既能磨成粉做饼当主食,也能直接做菜,还能酿酒等等,就是把玉米吹成了仙家宝贝一样。

  可狄仁杰也自谓是见多识广了,但却从未听说过什么玉米。

  如果世上真有这样一种神物,那又岂会世上无人知晓?

  想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西域作物。甚至当年汉武帝为了大宛的汗血宝马,都不惜派出李广利数次带大军不远万里去征讨大宛。

  如果西域真有这么神奇的玉米,那么西域来长安的商人不可能不会说。

  &1dquo;呵呵,你别不信,再过些天我就会播下这玉米,只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一百天就能收获。到时究竟有几多产量,不就一清二楚了。”李逍看出这人的不信。

  狄仁杰见李逍说的认真,不由将信将疑,&1dquo;若一百天后,果真能有如三郎所说的收获,那这东西真是比黄金还珍贵啊。”

  &1dquo;可不,要不为何叫玉米呢,这可是跟玉一样漂亮并且珍贵的米。”

  第163章一盘菜

  &1dquo;这个玉米能够送给我吗?”

  狄仁杰看着那个绑着红绳子挂在屋檐下的玉米,虽然他对于李逍所说的玉米介绍并不相信,但他也不是完全不信。

  他是一个比较相信事实的人,李逍既然说的这么神,那么直接弄点种子种一下不就能知道是不是真的吗?

  李逍看了看这个年轻人,又瞧了瞧他那个玉米。

  &1dquo;不行。”

  &1dquo;我可以给你钱。”狄仁杰道。他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既然听了李逍的故事,就打算验证一下真伪。

  &1dquo;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这个玉米摘的早了点,还没完全成熟,你看,玉米粒还是一包水呢,这样的玉米做不成种子的,晒一下就会瘪掉,种到地里也不会芽。”

  狄仁杰仔细瞧了瞧那颗玉米,似乎确实有点嫩啊。

  &1dquo;你就这一个吗?”

  &1dquo;嗯,就这一个。”

  &1dquo;哪里还有?”狄仁杰问。

  &1dquo;就我所知,现在整个长安,不,是整个关中,整个大唐,也就我手里有一个玉米,大唐如今仅此一个玉米而已,除此之外,别处再也找不到了。”

  狄仁杰大奇,&1dquo;怎么可能。”有一就有二,这玉米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如果是外来的,那么也不可能只带来一颗。而这玉米明显是刚摘下来的,那就说明这是种在大唐的,甚至就种在李家庄的。

  &1dquo;你骗不了我,这是一个鲜的玉米,你也说是刚摘下来的,那么有玉米就有玉米苗。他的苗呢,总不可能只结了这一根玉米,也不可能就只有一棵玉米苗吧?”

  &1dquo;你很聪明。”李逍赞扬了狄仁杰一句,但也很不客气的说道,&1dquo;但是我也没骗你,如今整个大唐确实只有这一颗提前采摘的玉米,至于其它的玉米苗有没有,我也没必要告诉你,但你确实再找不出第二个玉米了。”

  说完,李逍把那根玉米拿了下来,看样子这个玉米确实是做不了种子的,既然如此,那也没必要再挂在这里晾着,趁着鲜煮了吃了算了。

  鲜玉米怎么吃?

  弄点玉米粒下来,可以加上松仁或者虾仁一起炒,也可以加上火腿丁、腊肉丁炒。

  当然,鲜的嫩玉米拿来炖汤其实更好,玉米炖排骨,这可谓是绝配,国民菜式。

  另外烤玉米也行,煮玉米也挺好吃。

  可惜玉米就这么一根,不过几两。

  &1dquo;对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李逍扭头问狄仁杰。

  狄仁杰拱拱手,&1dquo;就是在长安听闻三郎之名,觉得很了得,心生仰慕,故而前来一睹真容,也想看一看三郎组建的合作社与公约堂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