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6页(第1页)

  大唐租庸调制,每丁每年交租粟2石;调则随乡土所产,每年交纳绫「或绢、絁」二丈、绵三两,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凡丁,每年服役2o日,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3尺。

  这个租庸调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理论上所有百姓都会均田授地,按每丁百亩来授。

  按这样说来,一丁得一百亩地,交这些租庸调是差不多的,税赋不高。但实际上,均田得地不多,尤其是在关中这样的狭地,地少人多。所得田地往往一丁可能才二三十亩,甚至更少。

  这样一来,田没分到,可租庸调却还是一样不少,百姓的负担就不免变重。而且做为封户,他们不但要交租庸调,而且还得自己负担上交的运费,又是一负担。

  公主八百户封户,平均每户三丁以上,那就是起码三千丁左右。

  一年光是租粟就六千石,另外还有大量的绢、布,这个封邑收益是极高的。

  李逍帮着管理封邑,实际上就是定额承包了,每年得向公主交纳这么多。而公主拿出两成来给李逍做为酬谢,其实也是非常高的。

  不过因为蓝溪山多地少,百姓基本上都没能如实得田,因此租税负担较重,要完成租税比较难。

  若是李逍管理不到位,收不到这么多租税,自己不但赚不到好处,可还得垫补的,况且,就算管理,也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李逍自己也得需要付出不少人力精力,也一样要开销成本。

  第133章出手不凡

  玉濑八百户真封,约有三千丁口。

  一年租额六千石粟,还有六千丈绢、九千两绵,这还不算每年服役的那二十日。

  李逍两成好处,那就是一千二百石粟,一千二百丈绢,一千八百两绵,这个好处若真能拿到,可谓极高。

  蓝溪的山地坡地,一亩地收成不过石余,这可是比李家那千来亩地一年的产出还高的。

  帮别人管理封地,一年收益过自家千亩地,这样的买卖当然做的。

  但赵大夫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的,道理上是一年能收这么多租税,可实际上蓝溪百姓均田不足,所以租调负担就高,往往是今年拖明年,明年又欠去年的。

  若征收不足,李逍就得自己垫付,这可也是非常不划算的。

  &1dquo;遇灾荒,自有惯例可按朝廷制度减免租税。而一般情况下,我也有考虑过。我们蓝溪山多地少,而且田地比较贫瘠,尤其是缺少水利,亩产较少。如果我们能够提高一些田地亩产,那么封户们的土地虽然没有增加,但收益却能大大提高,交租纳税的能力也就能提高。”

  &1dquo;可是这谈何容易啊?”赵先生道。

  说是这么说,但要做到难啊。

  这年头田地本就广种薄收,蓝溪还山多地少多坡地,就更薄收了,要增产如何做到。

  &1dquo;事在人为,我考虑良久,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提高亩产。一是深耕细作,二是优选优育粮种,三是保证水利灌溉,四则是增肥增产。若能从这四个方面提高,则提高亩产不是问题,到时别说一亩还只收一石,就是亩收两三石我觉得也不是问题的。”

  后世一亩地能够收七八百斤甚至是上千斤,这个时代固然做不到,毕竟没有农药和化肥,也缺少灌溉,靠天吃饭。

  但是提高提高,也不止一亩才收百来斤的。

  关键还是技术和理念。

  比如说,对粮种优选优育,选育优良种子就很重要。再如,改良耕具,使用牛马等畜力,对土地深耕,也一样能够提高产量,甚至可以三年两种,或一年一种,更可能一年种两种作物,来提高产量。

  如今许多百姓因为贫穷,缺牛少马,甚至人力耕种,土地难以深耕,收成也就减产。

  另外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开始知道粪肥能够肥地,但对土地施肥这块,还是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阶段。

  其实不但人畜粪便可以施服,还有许多东西能够肥田,比如塘泥,比如草木灰,甚至是如豆饼等等,如果能够建个沼气池,那更不得了。

  另一个水利设施这块,也一样是大大限制粮食产量的,仅靠天吃饭是不够的。得修水渠,修池塘水库,修水车等。

  总的来说,李逍能够想出许多措施来增产。

  &1dquo;三郎说的这些可都是很费人力物力的,一般庄户哪里有这钱啊。”

  谁不知道用牛马深耕,谁不知道用好的铁制耕具,可这都要钱啊,还都不便宜。为什么朝廷禁私宰耕牛?不就是因为耕牛珍贵嘛,一般百姓都拥有不起牛,在均田制开始的北朝,甚至耕牛都能够均田分地的。

  &1dquo;这就需要我们来挥作用了,我们现在不是手里正好有钱嘛?有钱不用,那就没用。我们可以把手里的钱拿出来,买牛买耕具,牛可以跟庄户合养,我们把牛放他们那里养,他们替我们养牛,我们免费借牛他们耕地,牛依然是我们的,牛下了崽长大后又能卖钱收益,这是不会亏而且很赚的。”

  李逍笑着跟赵大夫算账。

  耕具也是一样,李家可以打制耕具,如果打制的多,肯定成本低,甚至完全可以自己请工匠买材料来大批量制造,然后再出租借给农户们。这和后世买拖拉机收割机是一个道理,虽然成本不低,但帮其它农民收割也是能赚不少钱的,长远算是相当划算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